晚晴四大名臣,一等武侯出自积善之门(曾国藩祖父积德改写曾家命运)

 

晚晴四大名臣,一等武侯出自积善之门(曾国藩祖父积德改写曾家命运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网络上,有许多研究曾国藩先生家的祖地风水。其实,一个人居住的地方,就算研究得透彻,也只是研究了皮毛。要看后人为什么这样好,要看前人如何修啊?

        曾国藩祖上原本世代务农。没有显达之人。迁湖南湘乡的曾孟学一支的六世孙出了曾元吉,即曾国藩的太高祖。曾元吉致富,积聚了数千金产业,在衡阳、湘乡等地置有土地、房产,但是同一般家庭一样,曾元吉将田宅家产平均分给了六个儿子。仅留衡阳四十亩田留作养老。以后到曾元吉的儿子、孙子皆如平常。直到曾元吉的后人中出了一个叫曾玉屏的。常常“积德累仁”“救难济急”。才开始改写了曾家的命运.

        曾玉屏年少时。喜欢游玩。性情懒惰。大白天还睡大觉。年长的人讥讽他浮薄。将成为败家子。后来曾玉屏觉悟改过。三十五岁开始认真务农。家计也渐渐好起来。  在《大界墓表》里面记载着曾国藩的祖父自己说过的一些话。曾玉屏以“后世虽贫,礼不可堕;子孙虽愚,家祭不可简”为理由。为了尊重和祭祀祖先。改变以往没有祠宇的状况。主动和宗族的长者商量。发起建立祠堂并每年定时致祭。从命理风水的角度上来说,祭祖是很重要的事情,关乎到后代子孙的平安,以及发展。建祠堂能够令祖先魂魄有安身之所,祭祀亦能够怀念,利益祖先,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家中必须要有人仁厚积善,做种种的善业,积种种的阴德,若是后人如果不学好,做恶事,祖先也会受到牵连。

       曾玉屏认为自己很早就没有读书。壮年以为耻。所以喜欢接待读书之人。常愿有学问的宿儒来自己家走访。对有品德的正人君子。尊重敬礼。不敢怠慢。对待乡邻族里“吉则贺,丧则吊,有疾则问,人道之常也,吾必践焉,必躬焉,财不足以及物,吾以力助焉”。邻里争讼的。曾玉屏常出来主持公道。遇到无礼者则厉辞诘责。有时摆酒席请人吃饭。使相争的人“一笑散去”。在乡里生活,也尽心尽力的做一切利益乡邻之事。凡事遇到桥梁道路废坏无人管的。或是孤寡残疾无助的人。曾玉屏都会及时布施,出钱出力。从命理的角度上来讲,凡事在世间,修桥铺路这种可以利益千万人的善事,只要有人发心去做,在地府天庭,都能够延长他的福禄跟阳寿的。帮助孤寡无助之人,亦能够积一些阴德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曾玉屏始终认为,有钱没钱,都可以积善。一切善心,都需要尽心尽力而为。若还认为这些事如果要等到富有了以后再去做,“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”。非常的随喜赞叹这位前辈如此发心。

      这位曾玉屏,号星冈公。是一位十分有德的长者。正是曾国藩的祖父。也是曾国藩一生最敬服的人之一。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给祖父的家书上读到这么一段文字“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,救难济急,孙所知者,已难指数。如廖品一之孤、上莲叔之妻、彭定五之子、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、樟树堂各庵,皆代为筹画,曲加矜恤。凡他人所束手无策、计无复之者,得祖父善为调停,旋乾转坤,无不立即解危,”可见曾国藩的祖父所做的。不仅仅是对曾姓族人。就是非曾姓的乡邻。也多有救济帮助。而且做了很多善事。所以曾国藩才发出“孙所知者,已难指数”的感慨。

     其祖父一生不为自己享受,尽自己的心力做种种善业,对不是自己的他族之人需要帮助的苦难者,尽心尽力,一一帮助。积福福心量之大,非同凡响。一个人善事做得很多,积善的心真诚,必然能够无限利益到后人。

    命理有云: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,若是家中祖先无德,出不了好子孙。但凡出大人物的家庭,都是家中有人一生持仁心积善。修有大阴德的家庭,后人必有很好的造化。

晚晴四大名臣,一等武侯出自积善之门(曾国藩祖父积德改写曾家命运)
      祖父这样积善,上天给他们的家的福分,亦不同寻常。他的孙子,曾国藩,即是中兴晚清四大名臣之一。担任过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。以捍卫“孔孟圣道”为由组建湘军与太平军为敌。以读书人为骨干的湘军迅速成长,使晚清出现了“中兴”的局面。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军政的主角。这样的大人物,也是祖上积德,天赐尊贵的后人投身做他的子孙。也是积阴德大而广,得到的善报。正应了那一句:

晚晴四大名臣,一等武侯出自积善之门(曾国藩祖父积德改写曾家命运)

      积德胜过积钱财。 积德行善,远泽儿女近泽子孙。真的爱自己的子女,后人,君子,淑女应发心行大利社会之事。积德累仁,救济孤贫,行种种的阴德,必然天地补忠厚。

 

愿以此文的功德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,也回向给末学累世今生伤害过的一切众生,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向善念佛。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桃源居士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angyiyin.com/6527.html